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5-05-05
第二十五章 举兵夺位
元嘉三十年二月,在建康台城的式乾殿内,铜鹤香炉中青烟袅袅,十二枝铜
灯将室内照得明亮。
当今大宋皇帝刘义隆身披金色龙袍,斜倚在虎皮软垫上,眉头紧锁,眼神中
透着忧虑与迟疑。他时而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,时而低头沉思,似乎在为一件极
为棘手的事情而烦恼。
不多时,脚步声由远及近,王僧绰、徐湛之、江湛三人鱼贯而入。三人皆是
一身绿色的五时朝服,神色庄重,在殿外行了大礼后,方才缓缓步入殿内。
「臣等参见陛下!」三人齐声说道,声音低沉而恭敬。
刘义隆微微抬手,示意他们起身:「诸位爱卿免礼,今日召卿等前来,实有
要事相商。」他的声音略显疲惫,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三人起身,在刘义隆下首依次落座。王僧绰目光沉静,双手交叠放在膝上,
静静地等待着皇帝开口;徐湛之微微含笑,眼神中却暗藏机锋;江湛则面色严肃,
正襟危坐,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。
刘义隆轻轻叹了口气,打破了殿内的沉默:「朕近日心中忧虑,太子劭、始
兴王濬行事愈发乖张,屡教不改,实难担社稷之重。朕有意更换太子人选,不知
诸位爱卿意下如何?」
此言一出,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。王僧绰心中一震,目光下意识地与徐湛
之、江湛交汇,只见二人神色各异,却都隐隐透露出一丝警觉。
「陛下圣明!」王僧绰微微欠身,恭敬地说道:「陛下圣明,太子之位关乎
国本,确实应当慎重考虑。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?」
刘义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,说道:「朕觉得武陵王刘骏最为年长且有能,
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且在雍州时治民及处理农事有方,曾助朕协理朝政一年,
若立他为太子,必能继承大统,保我刘宋江山稳固。」
徐湛之眉头微皱,上前一步说道:「陛下,臣以为不可。武陵王虽有才能,
但他尚武横暴,性情刚烈。若立他为太子,恐日后难以驾驭,反而会给国家带来
动荡。」
江湛也随声附和道:「徐大人所言极是。武陵王常年征战,手下将士众多,
若他登上帝位,难免会恃功而骄,不利于朝廷的稳定。还请陛下三思。」
刘义隆脸色微微一沉,有些不悦地说:「那依卿等之见,谁可担当太子之位?」
徐湛之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,恭敬地说道:「臣以为随王刘诞德才兼备,温
文尔雅,若立他为太子,必能以仁治国,使百姓安居乐业。」他与随王刘诞有翁
婿之亲,所以故意推荐,以巩固自身权位。
江湛不甘示弱,急忙说道:「陛下,南平王刘铄才思敏捷,处事沉稳,他若
为太子,定能辅佐陛下治理天下,成就一番大业。」南平王刘铄是他的妹夫,其
中含义不言自明。
一时间,两人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在殿内争论起来。刘义隆听得心烦意乱,
抬手示意两人停止争吵,说道:「朕看建平王刘宏性情温和,礼贤下士,或许是
太子的合适人选。」
王僧绰见众人争论不休,心中焦急,说道:「陛下,太子之位不可久悬。此
事关系重大,还望陛下早日决断。拖延越久,越容易生变,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
为重。」
「建平王体弱多病,不便处理国政,臣认为不适合继承大统,恳请陛下慎重
考虑!」徐湛之表达了不满的态度。
「文采出众是建平王的优点,然其不通军略,才能有所欠缺,臣亦认为不够
适当。」江湛也提出了自己反对的理由。
刘义隆沉思片刻,说道:「储君之选容后再议,刘劭和刘濬屡教不改,犯下
诸多过错,留着他们始终是个隐患。朕想听听卿等的意见,是否该将二人处死,
以绝后患?」
徐湛之面露犹豫之色,说道:「陛下,刘劭毕竟是太子,刘濬也是皇室宗亲,
若贸然处死,恐会引起朝局震动,还请陛下慎重考虑。」
江湛也说道:「徐大人所言极是。陛下仁慈,若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
会,或许能彰显陛下的仁德,也能稳定人心。」
王僧绰则坚决地说道:「陛下,常言道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刘劭和刘濬
野心勃勃,若不及时除去,日后必成大患。为了江山社稷,还请陛下痛下决心。」
刘义隆听了众人的话,心中十分矛盾。他想起刘劭和刘濬小时候的模样,心
中涌起一股不忍之情,长叹一声说道:「罢了,朕实在不忍心处死自己的儿子。
就将他们软禁起来,让他们好好反省吧。至于太子之位,容朕再仔细斟酌。」
此次密议结束后,众人退出式乾殿。然而,他们没有想到,这场关乎皇位传
承的重要谈话,早已被淑妃潘园秀安插的眼线探听到。
深夜,淑妃潘园秀在寝宫内来回踱步,心中慌乱如麻。方才贴身侍女慌慌张
张跑来,告知她皇帝与几位大臣密议要惩治太子刘劭和始兴王刘濬的消息。这个
消息如同一记惊雷,在她耳边炸响。她深知,若此事成真,不仅爱子刘濬前途尽
毁,就连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「来人,速速将此事告知始兴王!」潘园秀声音颤抖,眼中满是焦急。
「是!」侍女领命后,立刻飞奔而去。此时的刘濬正在府中与门客饮酒作乐,
忽闻母亲派人前来,心中隐隐感到不安。待听完侍女的禀报,手中的酒杯「啪」
地一声掉在地上,摔得粉碎。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:
「这……这如何是好?父皇竟要惩治我们!」
刘濬来不及多想,立刻上马,向着东宫疾驰而去。此刻他心中的恐惧与慌乱
到了极点。
东宫之内,刘劭正坐在书房中,看着手中的兵书,神情冷峻。听到刘濬急匆
匆的脚步声,他抬起头,皱着眉头问道:「何事如此慌张?」
刘濬喘着粗气,将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。
刘劭听完,先是一愣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「没想到老贼竟如此狠心!
我们兄弟二人,竟要被他置于死地!」言罢猛地站起身,双手紧握,指节因用力
而发白。
「兄长,我们该如何是好?难道就坐以待毙不成?」刘濬声音中带着哭腔,
满脸的恐惧与绝望。
刘劭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沉思良久,突然停下脚步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:
「事到如今,我们唯有抢先下手!老贼既不顾父子之情,就休怪我们无礼!」
「抢先下手?兄长是说……」刘濬抬起头,眼中露出一丝疑惑。
「没错,发动政变!夺取皇位!」刘劭一字一顿地说道,语气中充满了狠辣
与决绝:「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保住性命,保住地位!」
刘濬心中一惊,但很快便反应过来,咬牙说道:「好!兄长既然决定了,我
便全力支持!只是,此事该如何筹划?」
刘劭冷笑一声:「我自有安排。你即刻召集心腹,让他们严守秘密,不得走
漏半点风声。我这就去与张超之他们商议具体事宜。」
很快,刘劭将张超之、陈叔儿、詹叔儿、任建之等心腹召至密室。密室中光
线昏暗,只有一盏油灯在墙角摇曳,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,显得阴森而诡异。
「诸位,如今我们已到生死存亡之际。」刘劭面色阴沉,目光扫视着众人:
「皇帝听信谗言,欲废太子,惩治我等。我们若不反抗,唯有死路一条!」
张超之眉头紧皱,握紧拳头说道:「太子殿下,末将愿效犬马之劳!只要殿
下一声令下,末将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」
陈叔儿、詹叔儿、任建之也纷纷起身,齐声说道:「我等愿追随太子殿下,
万死不辞!」
刘劭满意地点点头:「好!既然如此,我们便立刻筹划起兵之事。如今最重
要的,便是掌控东宫的军士。这些日子,我们天天设宴款待,我要亲自为他们倒
酒,让他们知道,我刘劭待他们不薄。」
说完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「并且,我要向他们许诺,只要此次行动
成功,封官晋爵,赏钱无数!」
「诺!」众人齐声应道。
接下来的几天里,东宫之内日日摆宴,觥筹交错,热闹非凡。刘劭身着便服,
穿梭于席间,亲自为士兵们倒酒,脸上堆满了笑容:「诸位兄弟,今日与大家痛
饮一番!日后若成大事,少不了各位的好处!」
士兵们受宠若惊,纷纷举杯: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!」
刘劭拍着一个士兵的肩膀,大笑道:「好!好!只要跟着我刘劭,保你们荣
华富贵!待我登上皇位,就封你做个校尉!」
那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,跪地叩谢。
刘劭又走到另一个士兵面前,将一锭银子塞进他手中:「这是给你的,好好
干!事成之后,还有更多赏赐!」
士兵接过银子,眼中满是感激与兴奋:「谢太子殿下!小人定当拼死效力!」
看着士兵们一个个被自己收买,刘劭心中暗自得意。他知道,这些士兵将是
他发动政变的关键力量。
而此时的皇宫之中,刘义隆还不知道,一场惊天巨变,正悄然逼近……
在筹备政变的日子里,刘劭每天都在紧张地忙碌着。他不仅要安抚士兵,还
要详细制定行动计划。密室之中,一张巨大的皇宫地图铺在案上,刘劭与张超之
等人围坐在一起,仔细商讨着每一个细节。
「超之,你率领三千精兵,待三更时分,从东宫侧门出发,直取皇宫东侧万
春门与云龙门。务必迅速控制城门,不得有误!」刘劭指着地图上的皇宫,眼神
坚定地说道。
张超之抱拳应道:「末将遵命!只是皇宫守卫森严,恐怕不会轻易让我们通
过。」
刘劭冷哼一声:「我已安排内应,到时候自会有人打开城门。你们只需见机
行事,切勿拖延!」
「是!」张超之即刻顺从的回道。
「陈叔儿、詹叔儿,你们二人各带两千人,分别攻打尚书省和端门。控制住
朝廷中枢,让那些大臣们无法反抗!」刘劭继续吩咐,有序安排着一切。
「诺!」陈叔儿和詹叔儿齐声应道。
「任建之,你率领剩下的一千士兵,守住东宫,防止有人趁乱偷袭。同时,
密切关注城中动静,一旦有风吹草动,立刻向我禀报!」
「遵命!」任建之顿时答道。
安排完一切,刘劭站起身,看着众人,眼中闪过一丝狠辣:「此次行动,只
许成功,不许失败!若有人敢临阵退缩,军法处置!」
众人皆是神色一凛,齐声应道:「愿为太子殿下赴死!」
夜深人静,东宫之中依旧灯火通明。刘劭站在庭院中,望着夜空中的明月,
心中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这一战,要么登上皇位,成为天下之主;要么身败名裂,
万劫不复。想到此处,他握紧了拳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而此时的皇宫之中,宋文帝刘义隆正在批阅奏折。他全然不知,一场巨大的
危机即将降临。殿外,风声呼啸,吹得门窗「砰砰」作响,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
来的风暴……
随着政变日期的临近,刘劭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。他不断派人打探皇宫内的
消息,确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。同时,他也在加紧对士兵的训练,让他们熟悉行
动计划,提高战斗力。
一日,刘劭将刘濬召至东宫。刘濬匆匆赶来,脸上带着一丝不安:「皇兄,
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?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」
刘劭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「放心吧,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你只需按照
计划行事,不要露出破绽。」
刘濬点点头,咬了咬牙:「好!只要能保住性命,我什么都愿意做!」
「对了,你那边的人手都可靠吗?」刘劭突然问道。
「皇兄放心,这些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心腹,绝不会背叛我们!」刘濬信誓旦
旦地说道。
刘劭满意地点点头:「那就好。此次行动,我们兄弟二人只能成功,不能失
败!一旦失败,就是粉身碎骨!」
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,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。
刘劭回到房中,躺在床上,却久久无法入眠。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政变的
场景,想象着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。但同时,他也担心计划会出现意外,心中
充满了忐忑。
而在皇宫之外,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。刘劭的士兵们早已摩拳擦掌,
等待着行动的那一刻。他们不知道,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,而刘宋王朝的历史,
也将被彻底改写……
元嘉三十年二月二十日,建康城的夜幕如同浸透墨汁的玄缎,沉沉地压在宫
阙楼宇之上。
寒风裹挟着细雨,在青瓦红墙间穿梭,发出呜咽般的声响,仿佛在为即将到
来的腥风血雨哀鸣。东宫深处,铜制烛台上的火苗被穿堂风撩拨得左右摇曳,将
刘劭棱角分明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。
他凝视着案头密函上「明日五更,起事」的朱砂字迹,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
梨木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「哒哒」声。
「来人!」刘劭突然起身,玄色锦袍下摆扫过烛台,惊起几点火星。
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亲卫统领单膝跪地,铠甲上的铜钉在烛光下泛着冷
光:「太子殿下!」
「传张超之,命他即刻集结亲信将士,务必在三更前集结完毕。告诉他们,
明日的行动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!」
刘劭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如同腊月里冻结的寒潭。
「是!」亲卫领命离去后,刘劭踱步至窗前,望着夜幕中影影绰绰的宫墙。
他想起数日前父亲在式乾殿密议时的决绝神情,想起徐湛之、江湛那暗藏锋芒的
反对之词,心中的恨意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。
「既然你们不仁,就休怪我不义!」他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与此同时,东宫校场一片肃杀。张超之手持火把,在万余名将士面前来回踱
步。火把的红光映照着士兵们紧绷的面孔,他们身上的铁甲在夜色中泛着幽蓝的
冷光。
「兄弟们!」张超之突然停住脚步,声如洪钟:「太子殿下待我们恩重如山,
如今却有人妄图加害太子!明日,我们要随太子殿下清君侧,诛杀奸佞!事成之
后,封官晋爵,金银财宝任你们拿!」
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!」士兵们齐声呐喊,声震夜空,惊起栖息在宫墙之上
的寒鸦。
同一时间,东宫议事厅内……受召而来的萧斌、袁淑、殷仲素、王正见等人
面色凝重地围坐在长案前。刘劭身着金丝绣龙常服,端坐在主位,身后站着两名
手持长剑的亲卫。案上摆放着酒壶和几个陶碗,却无人举杯。
「诸位——」刘劭打破沉默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:「皇帝听信谗言,欲
废太子之位,置我等于死地。我意起兵,夺取皇位,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」
萧斌手中的茶盏剧烈颤抖,茶水洒出,在衣襟上晕开深色痕迹:「太子殿下,
此事万万不可!起兵造反,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,必将招致天下人唾弃。陛下素
来仁慈,只要殿下主动请罪,或许……」
「够了!」刘劭猛地拍案而起,案上酒壶倾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diyibanzhu4.online
元嘉三十年二月,在建康台城的式乾殿内,铜鹤香炉中青烟袅袅,十二枝铜
灯将室内照得明亮。
当今大宋皇帝刘义隆身披金色龙袍,斜倚在虎皮软垫上,眉头紧锁,眼神中
透着忧虑与迟疑。他时而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,时而低头沉思,似乎在为一件极
为棘手的事情而烦恼。
不多时,脚步声由远及近,王僧绰、徐湛之、江湛三人鱼贯而入。三人皆是
一身绿色的五时朝服,神色庄重,在殿外行了大礼后,方才缓缓步入殿内。
「臣等参见陛下!」三人齐声说道,声音低沉而恭敬。
刘义隆微微抬手,示意他们起身:「诸位爱卿免礼,今日召卿等前来,实有
要事相商。」他的声音略显疲惫,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三人起身,在刘义隆下首依次落座。王僧绰目光沉静,双手交叠放在膝上,
静静地等待着皇帝开口;徐湛之微微含笑,眼神中却暗藏机锋;江湛则面色严肃,
正襟危坐,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。
刘义隆轻轻叹了口气,打破了殿内的沉默:「朕近日心中忧虑,太子劭、始
兴王濬行事愈发乖张,屡教不改,实难担社稷之重。朕有意更换太子人选,不知
诸位爱卿意下如何?」
此言一出,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。王僧绰心中一震,目光下意识地与徐湛
之、江湛交汇,只见二人神色各异,却都隐隐透露出一丝警觉。
「陛下圣明!」王僧绰微微欠身,恭敬地说道:「陛下圣明,太子之位关乎
国本,确实应当慎重考虑。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?」
刘义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,说道:「朕觉得武陵王刘骏最为年长且有能,
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且在雍州时治民及处理农事有方,曾助朕协理朝政一年,
若立他为太子,必能继承大统,保我刘宋江山稳固。」
徐湛之眉头微皱,上前一步说道:「陛下,臣以为不可。武陵王虽有才能,
但他尚武横暴,性情刚烈。若立他为太子,恐日后难以驾驭,反而会给国家带来
动荡。」
江湛也随声附和道:「徐大人所言极是。武陵王常年征战,手下将士众多,
若他登上帝位,难免会恃功而骄,不利于朝廷的稳定。还请陛下三思。」
刘义隆脸色微微一沉,有些不悦地说:「那依卿等之见,谁可担当太子之位?」
徐湛之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,恭敬地说道:「臣以为随王刘诞德才兼备,温
文尔雅,若立他为太子,必能以仁治国,使百姓安居乐业。」他与随王刘诞有翁
婿之亲,所以故意推荐,以巩固自身权位。
江湛不甘示弱,急忙说道:「陛下,南平王刘铄才思敏捷,处事沉稳,他若
为太子,定能辅佐陛下治理天下,成就一番大业。」南平王刘铄是他的妹夫,其
中含义不言自明。
一时间,两人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在殿内争论起来。刘义隆听得心烦意乱,
抬手示意两人停止争吵,说道:「朕看建平王刘宏性情温和,礼贤下士,或许是
太子的合适人选。」
王僧绰见众人争论不休,心中焦急,说道:「陛下,太子之位不可久悬。此
事关系重大,还望陛下早日决断。拖延越久,越容易生变,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
为重。」
「建平王体弱多病,不便处理国政,臣认为不适合继承大统,恳请陛下慎重
考虑!」徐湛之表达了不满的态度。
「文采出众是建平王的优点,然其不通军略,才能有所欠缺,臣亦认为不够
适当。」江湛也提出了自己反对的理由。
刘义隆沉思片刻,说道:「储君之选容后再议,刘劭和刘濬屡教不改,犯下
诸多过错,留着他们始终是个隐患。朕想听听卿等的意见,是否该将二人处死,
以绝后患?」
徐湛之面露犹豫之色,说道:「陛下,刘劭毕竟是太子,刘濬也是皇室宗亲,
若贸然处死,恐会引起朝局震动,还请陛下慎重考虑。」
江湛也说道:「徐大人所言极是。陛下仁慈,若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
会,或许能彰显陛下的仁德,也能稳定人心。」
王僧绰则坚决地说道:「陛下,常言道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刘劭和刘濬
野心勃勃,若不及时除去,日后必成大患。为了江山社稷,还请陛下痛下决心。」
刘义隆听了众人的话,心中十分矛盾。他想起刘劭和刘濬小时候的模样,心
中涌起一股不忍之情,长叹一声说道:「罢了,朕实在不忍心处死自己的儿子。
就将他们软禁起来,让他们好好反省吧。至于太子之位,容朕再仔细斟酌。」
此次密议结束后,众人退出式乾殿。然而,他们没有想到,这场关乎皇位传
承的重要谈话,早已被淑妃潘园秀安插的眼线探听到。
深夜,淑妃潘园秀在寝宫内来回踱步,心中慌乱如麻。方才贴身侍女慌慌张
张跑来,告知她皇帝与几位大臣密议要惩治太子刘劭和始兴王刘濬的消息。这个
消息如同一记惊雷,在她耳边炸响。她深知,若此事成真,不仅爱子刘濬前途尽
毁,就连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「来人,速速将此事告知始兴王!」潘园秀声音颤抖,眼中满是焦急。
「是!」侍女领命后,立刻飞奔而去。此时的刘濬正在府中与门客饮酒作乐,
忽闻母亲派人前来,心中隐隐感到不安。待听完侍女的禀报,手中的酒杯「啪」
地一声掉在地上,摔得粉碎。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:
「这……这如何是好?父皇竟要惩治我们!」
刘濬来不及多想,立刻上马,向着东宫疾驰而去。此刻他心中的恐惧与慌乱
到了极点。
东宫之内,刘劭正坐在书房中,看着手中的兵书,神情冷峻。听到刘濬急匆
匆的脚步声,他抬起头,皱着眉头问道:「何事如此慌张?」
刘濬喘着粗气,将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。
刘劭听完,先是一愣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「没想到老贼竟如此狠心!
我们兄弟二人,竟要被他置于死地!」言罢猛地站起身,双手紧握,指节因用力
而发白。
「兄长,我们该如何是好?难道就坐以待毙不成?」刘濬声音中带着哭腔,
满脸的恐惧与绝望。
刘劭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沉思良久,突然停下脚步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:
「事到如今,我们唯有抢先下手!老贼既不顾父子之情,就休怪我们无礼!」
「抢先下手?兄长是说……」刘濬抬起头,眼中露出一丝疑惑。
「没错,发动政变!夺取皇位!」刘劭一字一顿地说道,语气中充满了狠辣
与决绝:「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保住性命,保住地位!」
刘濬心中一惊,但很快便反应过来,咬牙说道:「好!兄长既然决定了,我
便全力支持!只是,此事该如何筹划?」
刘劭冷笑一声:「我自有安排。你即刻召集心腹,让他们严守秘密,不得走
漏半点风声。我这就去与张超之他们商议具体事宜。」
很快,刘劭将张超之、陈叔儿、詹叔儿、任建之等心腹召至密室。密室中光
线昏暗,只有一盏油灯在墙角摇曳,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,显得阴森而诡异。
「诸位,如今我们已到生死存亡之际。」刘劭面色阴沉,目光扫视着众人:
「皇帝听信谗言,欲废太子,惩治我等。我们若不反抗,唯有死路一条!」
张超之眉头紧皱,握紧拳头说道:「太子殿下,末将愿效犬马之劳!只要殿
下一声令下,末将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」
陈叔儿、詹叔儿、任建之也纷纷起身,齐声说道:「我等愿追随太子殿下,
万死不辞!」
刘劭满意地点点头:「好!既然如此,我们便立刻筹划起兵之事。如今最重
要的,便是掌控东宫的军士。这些日子,我们天天设宴款待,我要亲自为他们倒
酒,让他们知道,我刘劭待他们不薄。」
说完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「并且,我要向他们许诺,只要此次行动
成功,封官晋爵,赏钱无数!」
「诺!」众人齐声应道。
接下来的几天里,东宫之内日日摆宴,觥筹交错,热闹非凡。刘劭身着便服,
穿梭于席间,亲自为士兵们倒酒,脸上堆满了笑容:「诸位兄弟,今日与大家痛
饮一番!日后若成大事,少不了各位的好处!」
士兵们受宠若惊,纷纷举杯: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!」
刘劭拍着一个士兵的肩膀,大笑道:「好!好!只要跟着我刘劭,保你们荣
华富贵!待我登上皇位,就封你做个校尉!」
那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,跪地叩谢。
刘劭又走到另一个士兵面前,将一锭银子塞进他手中:「这是给你的,好好
干!事成之后,还有更多赏赐!」
士兵接过银子,眼中满是感激与兴奋:「谢太子殿下!小人定当拼死效力!」
看着士兵们一个个被自己收买,刘劭心中暗自得意。他知道,这些士兵将是
他发动政变的关键力量。
而此时的皇宫之中,刘义隆还不知道,一场惊天巨变,正悄然逼近……
在筹备政变的日子里,刘劭每天都在紧张地忙碌着。他不仅要安抚士兵,还
要详细制定行动计划。密室之中,一张巨大的皇宫地图铺在案上,刘劭与张超之
等人围坐在一起,仔细商讨着每一个细节。
「超之,你率领三千精兵,待三更时分,从东宫侧门出发,直取皇宫东侧万
春门与云龙门。务必迅速控制城门,不得有误!」刘劭指着地图上的皇宫,眼神
坚定地说道。
张超之抱拳应道:「末将遵命!只是皇宫守卫森严,恐怕不会轻易让我们通
过。」
刘劭冷哼一声:「我已安排内应,到时候自会有人打开城门。你们只需见机
行事,切勿拖延!」
「是!」张超之即刻顺从的回道。
「陈叔儿、詹叔儿,你们二人各带两千人,分别攻打尚书省和端门。控制住
朝廷中枢,让那些大臣们无法反抗!」刘劭继续吩咐,有序安排着一切。
「诺!」陈叔儿和詹叔儿齐声应道。
「任建之,你率领剩下的一千士兵,守住东宫,防止有人趁乱偷袭。同时,
密切关注城中动静,一旦有风吹草动,立刻向我禀报!」
「遵命!」任建之顿时答道。
安排完一切,刘劭站起身,看着众人,眼中闪过一丝狠辣:「此次行动,只
许成功,不许失败!若有人敢临阵退缩,军法处置!」
众人皆是神色一凛,齐声应道:「愿为太子殿下赴死!」
夜深人静,东宫之中依旧灯火通明。刘劭站在庭院中,望着夜空中的明月,
心中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这一战,要么登上皇位,成为天下之主;要么身败名裂,
万劫不复。想到此处,他握紧了拳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而此时的皇宫之中,宋文帝刘义隆正在批阅奏折。他全然不知,一场巨大的
危机即将降临。殿外,风声呼啸,吹得门窗「砰砰」作响,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
来的风暴……
随着政变日期的临近,刘劭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。他不断派人打探皇宫内的
消息,确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。同时,他也在加紧对士兵的训练,让他们熟悉行
动计划,提高战斗力。
一日,刘劭将刘濬召至东宫。刘濬匆匆赶来,脸上带着一丝不安:「皇兄,
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?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」
刘劭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「放心吧,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你只需按照
计划行事,不要露出破绽。」
刘濬点点头,咬了咬牙:「好!只要能保住性命,我什么都愿意做!」
「对了,你那边的人手都可靠吗?」刘劭突然问道。
「皇兄放心,这些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心腹,绝不会背叛我们!」刘濬信誓旦
旦地说道。
刘劭满意地点点头:「那就好。此次行动,我们兄弟二人只能成功,不能失
败!一旦失败,就是粉身碎骨!」
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,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。
刘劭回到房中,躺在床上,却久久无法入眠。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政变的
场景,想象着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。但同时,他也担心计划会出现意外,心中
充满了忐忑。
而在皇宫之外,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。刘劭的士兵们早已摩拳擦掌,
等待着行动的那一刻。他们不知道,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,而刘宋王朝的历史,
也将被彻底改写……
元嘉三十年二月二十日,建康城的夜幕如同浸透墨汁的玄缎,沉沉地压在宫
阙楼宇之上。
寒风裹挟着细雨,在青瓦红墙间穿梭,发出呜咽般的声响,仿佛在为即将到
来的腥风血雨哀鸣。东宫深处,铜制烛台上的火苗被穿堂风撩拨得左右摇曳,将
刘劭棱角分明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。
他凝视着案头密函上「明日五更,起事」的朱砂字迹,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
梨木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「哒哒」声。
「来人!」刘劭突然起身,玄色锦袍下摆扫过烛台,惊起几点火星。
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亲卫统领单膝跪地,铠甲上的铜钉在烛光下泛着冷
光:「太子殿下!」
「传张超之,命他即刻集结亲信将士,务必在三更前集结完毕。告诉他们,
明日的行动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!」
刘劭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如同腊月里冻结的寒潭。
「是!」亲卫领命离去后,刘劭踱步至窗前,望着夜幕中影影绰绰的宫墙。
他想起数日前父亲在式乾殿密议时的决绝神情,想起徐湛之、江湛那暗藏锋芒的
反对之词,心中的恨意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。
「既然你们不仁,就休怪我不义!」他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与此同时,东宫校场一片肃杀。张超之手持火把,在万余名将士面前来回踱
步。火把的红光映照着士兵们紧绷的面孔,他们身上的铁甲在夜色中泛着幽蓝的
冷光。
「兄弟们!」张超之突然停住脚步,声如洪钟:「太子殿下待我们恩重如山,
如今却有人妄图加害太子!明日,我们要随太子殿下清君侧,诛杀奸佞!事成之
后,封官晋爵,金银财宝任你们拿!」
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!」士兵们齐声呐喊,声震夜空,惊起栖息在宫墙之上
的寒鸦。
同一时间,东宫议事厅内……受召而来的萧斌、袁淑、殷仲素、王正见等人
面色凝重地围坐在长案前。刘劭身着金丝绣龙常服,端坐在主位,身后站着两名
手持长剑的亲卫。案上摆放着酒壶和几个陶碗,却无人举杯。
「诸位——」刘劭打破沉默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:「皇帝听信谗言,欲
废太子之位,置我等于死地。我意起兵,夺取皇位,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」
萧斌手中的茶盏剧烈颤抖,茶水洒出,在衣襟上晕开深色痕迹:「太子殿下,
此事万万不可!起兵造反,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,必将招致天下人唾弃。陛下素
来仁慈,只要殿下主动请罪,或许……」
「够了!」刘劭猛地拍案而起,案上酒壶倾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